第七届“印象·福州”大赛活动指南
海外华裔青少年“印象·福州”大赛自2015年起已成功举办了六届,成为传播闽都文化、加强亲缘纽带、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友谊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扩大“印象·福州”大赛的国际影响力,第七届大赛将于2025年3月正式启幕并持续至12月。以"印象·福州"为核心主题,分为书法、绘画、征文、视觉传达、“印象·福州”品牌logo设计五大赛事类别,旨在引导新生代华侨儿女深度感知"福"文化底蕴,既续侨乡百年叙事谱系,又用多元艺术语言激活闽都文化国际传播动能,通过云端作品长廊架设福州与世界对话的跨洋虹桥。
主办单位:福州市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福州市教育局
承办单位:福州日报社
协办单位:福州市海外联谊会、福州市欧美同学会、各县(市)区侨办
支持单位:海外社团、华文学校、各大媒体
一、大赛主题
海外华裔青少年以翰墨丹青为纽带,通过书法、绘画、征文、视觉传达、“印象·福州”品牌1ogo设计五大赛事类别,在宣纸素绢间重溯榕城文脉。
二、大赛时间
活动周期:2025年3月-2025年12月
预热与征集阶段:2025年3月-2025年8月1日
评审与结果公示阶段:2025年9月-2025年10月
颁奖阶段:2025年11月-2025年12月
三、参赛资格
(一)参赛对象
22周岁以下的海外华裔青少年和中国港澳台青少年(本次大赛活动工作人员、担任评审工作专家的亲属除外)。
(二)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可以是征文、书法、绘画、视觉传达、“印象·福州”品牌设计五大赛事类别,作品须是在2025年8月1日之前创作,所有作品须原创,不得抄袭,且相关作品未投稿过往届“印象·福州”大赛。
四、具体作品征集与提交要求
(一)创作范围与要求
“印象·福州”是“大福州”的概念,创作范围包括福州的十三个县(市)区(即:鼓楼区、台江区、仓山区、马尾区、晋安区、长乐区、福清市、闽侯县、连江县、罗源县、闽清县、永泰县、高新区)。提供有关创作过程及采风的微视频,可酌情加分如用福州话解读、旁白则更佳。作品要求主旨积极向上,并在作品背面用铅笔正楷字注明作者姓名、年龄及联系方式。每位参赛选手最多投5件作品(每项1件),且所有作品必须为原创,严禁抄袭等行为,否则将直接取消参赛资格。
(注:所有参赛者在提交电子作品后,须妥善保存创作原稿原件。书法、绘画的最终获奖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原件寄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地址后方可领取证书及奖金。)
(二)版权要求
1.参赛者必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知识产权或其他权利,如因作品侵犯他人权利引起的著作权、版权纠纷,一切法律后果由参赛者本人承担。
2.参赛作品经评选入围,则视为参赛者同意主办单位对参赛作品拥有汇编权、发行权、复制权、展览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权利,作者对其作品的发表和出版拥有署名权。
3.若有特殊保密要求,参赛方需交付作品时一并交付书面申请,否则为可公开作品,主办单位不承担其损失。凡参赛者均视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条规定,主办单位保留对本次比赛的最终解释权。
(三)提交规范
1.征文作品
接受散文、诗歌、小说、书信等多种文体,可根据主题自由选择最适合的表达形式。内容要求反映福州的人文、历史或文化特色,传达正面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作品必须原创,内容真实,严禁剽窃、抄袭,自行保存底稿。配图不做硬性要求,可在适当时添加与文字内容相匹配的图片。
2.绘画作品
画种不限,含中国画、版画、彩色水笔画、油彩粉笔画、水粉画、油画、素描画、漫画、速写、综合材料绘画、剪纸等形式作品都可以投稿,画面必须整洁。绘画作品应反映福州的人文、历史或文化特色,鼓励参赛者融入个人创意与见解。作品可附简短的文字说明(50字以上),阐述以“印象·福州”为主题的创作缘由。除儿童画不超过四开(40×60厘米),中国画不超过四尺整纸(60×138厘米)。
(电子版应为高分辨率的数码照片或扫描件,绘画作品的最终获奖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原件寄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地址后方可领取证书及奖金。)
3.书法作品
采用硬笔书法和软笔书法,能够反映福州的人文历史或地方文化特色,使用规范书体。可附简短文字说明(50字以上),阐述以“印象·福州”为主题的创作缘由。实名落款和铃印将在评选过程中被视作艺术完整性的体现,可能会对作品的最终评分产生积极影响。
(电子版应为高分辨率的数码照片或扫描件,书法作品最终获奖者须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原件寄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地址后方可领取证书及奖金。)
尺寸要求:尺幅大小不得超过2尺×4尺(约66cm×132cm),长卷作品的尺寸不得超过2.4米×0.4米。作品在提交时请勿装裱。
4.视觉传达作品
创意海报、插画、数字绘画、动画、短视频等形式,内容要求作品反映福州的人文、历史或文化特色,鼓励在作品创作中融入个人创意与见解,传达正面价值观和生活态度。作品必须附上创作理念和设计过程的简短说明(约100-200字)。创意海报、插画和数字绘画的尺寸可A3(29.7×42厘米)或A4(21×29.7厘米),提交格式为JPG或PNG等。
通用格式:短视频和动画视频时长至少1分钟,最长不超过3分钟,清晰度不低于1080p,提交格式为MP4或M0V。内容严禁剽窃、抄袭,参赛者需承担因作品版权问题产生的所有责任。
5.“印象·福州”品牌1ogo设计作品
作品需为品牌1ogo设计,要求创意独特,具有辨识度和象征意义,适当融入福州文化元素,反映福州特色,体现“印象·福州”主题。作品必须附上创作理念和设计过程的简短说明(约100-200字)。设计作品,可以是传统纸质手绘,也可是软件设计,颜色模式为RGB,图案尺寸控制在600×800像素以内,大小控制600KB以下。参赛者必须保留高精度的设计原图(如AI、CDR、PSD等格式)。提交时,需要以矢量格式(如EPS文件)提交,或提交光栅图像格式(如JPG或PNG)。内容严禁剽窃、抄袭,参赛者需承担因作品版权问题产生的所有责任。
五、参赛步骤
(一)可登陆大赛官网https://yxfz.fznews.com.cn/,了解大赛相关信息。
(二)加入官方最新“印象福州微信群”,大赛最新动态、报名参赛相关疑问可在群内公布和解答。
(三)登陆进入大赛官网页面,了解大赛须知,下载并详细填写“参赛报名表”,附个人信息,标明报送作品的参赛组别和类别。
(四)投稿方式为将参赛报名表投递至大赛指定邮箱yinxiangfuzhou@163.com。
参赛者须通过大赛官方指定邮箱提交电子作品,并妥善保管创作原稿原件。获奖名单公布后,最终获奖者应在规定时间内将作品原件寄送至大赛组委会指定地址。作品原件经组委会核验无误后,获奖者可领取相应证书及奖金。(收件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小柳路85号福州日报社4楼国际传播中心收件人:“印象·福州”大赛组委会收件电话:0591-83762617)
注:作品文件命名为:作品名称+姓名+年龄+国籍,并下载填写参赛登记表,一并发送至组委会邮箱。
六、评选步骤
(一)作品初筛
大赛组委会将对所有征集作品进行初步筛选,主要审核作品本身是否符合入围资格、作品意义导向性正确与否、作品与征集主题的契合性等。(备注:本届赛事于2025年8月1日截稿,所有参赛单位和个人,均需在截稿日期前完成作品提交,评奖结果将在两个月内进行公示。)
(二)入围展播
专家评审组从入围作品中挑选优秀作品进行展播,集中在大赛官网等新媒体平台上进行线上发布,供全球网友欣赏评议。作品公示阶段,所有候选作品接受网友监督。
(三)专家评定
大赛组委会邀请专家评审(每项组别评审专家2-3人)组成专家评议组,对各个组别的参赛作品进行分组评分。各个参评作品的评分基数均为10分,专家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各自对参评作品进行打分,最终分数取评分基数的平均值,以此确定各项等级奖。
注:网络展示期间,即为作品公示阶段,所有候选作品接受网友监督,如发现抄袭或非原创作品,则取消该作者参赛资格。
七、奖项设置与评定
(一)奖项设置
本次大赛共设七个奖项颁发给选手,另外设有“优秀指导老师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所有未获奖选手将获得电子参赛证书。以下是奖项细则:
“印象·福州”特等奖、“印象·福州”一等奖、“印象·福州”二等奖、“印象·福州”三等奖、“印象·福州”优秀奖、“印象·福州”特色奖、“印象·福州”宣传员奖。
“优秀指导老师奖”和“优秀组织单位奖”。
(二)奖金名额
1.“印象·福州”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共54名。
书法组、绘画组(含东南亚赛区、其他赛区)、征文组三类比赛4个组别各设置特等奖1名(奖金4200元/名),一等奖1名(奖金2400元/名),二等奖3名(奖金1500元/名),三等奖5名(奖金1000元/名)。视觉传达组、“印象·福州”品牌1ogo设计组两类比赛各设置金奖1名(7400元/名),银奖1名(5400元/名),铜奖5名(3300元/名)。
2.“印象·福州”优秀奖每组按30%上限分配
每组优秀奖作品数控制在实际征集作品数量的30%以内,并颁发“印象·福州”优秀奖证书。
3.“印象·福州”特色奖12名
本奖项旨在表彰在作品中展现独特创意、福州文化特色
或特殊表现形式的优秀参赛者。每组共设有2名特色奖获奖
人,对特色奖获奖人颁发证书。
4.“印象·福州”大赛宣传员5名在大赛期间,参赛选手通过Facebook、X(Twitter)、Instagram及抖音(TikTok)、小红书等国内外主流社交平台,用个人账号带活动话题#第七届“印象·福州”大赛#(或英文版#The7th“ImpressionofFuzhou”#)发布参赛作品,分享参赛感受,将在以上各平台选取贴文点赞数最高的选手获得“印象·福州”大赛宣传员称号,并颁发证书。
5.“印象·福州”优秀指导老师
对辅导有效参赛作品超过15件以上或荣获二等奖以上的老师颁发“优秀指导老师奖”证书。
6.“印象·福州”优秀组织单位
对组织参赛作品超过30件以上(不限类别)的学校(或机构)将颁发“优秀组织奖单位”证书/奖牌。
7.向所有未获奖的参赛选手颁发电子参赛证书
(三)评审方式
设立专家评审组,依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作品评分,确保所有参赛作品的评选过程透明、公平。
注:
1.获奖选手须按照中国法律规定缴纳个人偶然所得税。(按照中国法律规定,个人偶然所得税税率为20%)。
2.视情邀请多位获奖者参访福州。
3.对于部分未能赴福州领奖的获奖者,拟结合主办部门的出访活动,依托当地社团、媒体,请市领导或部门领导再获奖者所在国进行颁奖,或发送电子版/邮寄。
4.若活动结束之日起2个月内依然有作者未领取奖金或奖品的,则视为其放弃领奖权利,大赛承办机构和组委会将未发的奖金、奖品等交还大赛主办方。
八、说明
1.参赛者无需支付报名费或任何相关费用。
2.凡参赛者必须遵循大赛的一切规章制度,配合大赛相应的活动安排。
3.所有参赛作品概不退还。
4.组委会对参赛作品享有无偿进行宣传展示的权利。
5.组委会对活动公告、附件及其补充文件拥有最终解释权。未尽事宜,由组委会另行制定补充规则。